装修讨论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接着谈全屋定制,今天想谈下全屋定制四要素(自己总结的)。限于篇幅,这篇先只给小伙伴们一个总体印象,后面再找时间展开:


        了解了这么长时间(一年了),个人总结全屋定制就四个要素:材料、设计、加工和安装。这四个部分中哪个部分出了问题,你家的全屋定制就算是踩坑了。所以为什么你能问到的全屋定制基本都要求全款下单呢?就是这个原因,这个行业翻车的概率太大了,能让客户完全满意的可能性太低,无返修的几率太小,商家要降低风险。


        下面的总结仅代表个人这一年来的学习体会(原创非拷贝),如果有不全面或者错误的地方,还请专业人士们指教:


1)材料

        这里包括板材(柜体板、柜门板、岩板及大理石等台面板等);玻璃门、钢板柜、铝板柜等型材;五金(铰链、拉手、反弹器、层板连接件、轨道、衣通、拉直器等常规五金以及裤夹、旋转架等功能五金);灯具(灯条及变压器)等,所有全屋定制需要用到的元素都可以归在这一类。材料的好坏,决定了你全屋定制呈现出来的质感以及色泽,还有高级程度。比如同样是金色的拉手,有的金是艳俗,有的金是奢华;同样是饰面板,有立体清晰,有的平平无奇,这就是材料的优劣所在。


2)设计

        楼主一年都没下单,就是因为设计。设计是全屋定制的灵魂,而能翻车就是因为没有抓好设计。特别强调一点:会画CAD图跟会设计完全是两码事,牢记!为什么看品牌展厅挺好看的,到你家了就怎么看怎么别扭?为什么别人颗粒板柜体加玻璃门设计出来是轻奢感,你家一样的配置就泛着浓浓地乡土气?所有的关键在于设计!


        全屋定制设计有两大块:设计出图和下施工单


        先说设计出图,这部分又分成外立面设计内构设计两部分,外立面设计通常是根据家装设计师的效果图或者SU模型来进行一比一还原,这部分包含了材质搭配、色系搭配、比例设计等多方面内容,考的是家装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以及你选的这家全屋定制的材质能多大程度上满足家装设计师的设计要求。内构设计是全屋定制设计师的专长,通常需要结合业主的收纳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常规的尺寸框架下进行改良设计。


        再说下施工单,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你家全房的柜子分解成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子,定位好内外以及连接位置等,交给加工厂进行加工。这部分特别考全屋定制设计师的经验和水平,刚入行的小白不出错才怪了。这也是为什么你们能看到一些全国性大品牌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翻车现场的原因。因为越是大品牌,越大概率你接触到的是刚入行、刚学会画CAD的小白。


        设计方面建议找全职从事全屋定制设计至少两年以上的设计师,五年以上更好,同时一定要一下Ta经手设计的落地实景。


3) 加工

        这部分作为业主而言很难控制,取决于加工厂的规模和设备,业主能做的就是参观一下想选择的这家全屋定制的工地,看看能不能符合眼缘。目前有这样几个渠道做加工:第一,连锁品牌一般是自有工厂加工,厂区大、设备完备、机械化程度高,精度能得到保证;第二,高定类品牌,一般是自有工厂,当然也有部分委托本地OEM代加工的,买了高定品牌的注意关注每块板的物流信息。第三,OEM代加工厂,一般材料的货源稳定、加工能力强,但不对个人业主接单。可以通过某一中间人(Ta需要给OEM工厂缴纳一定的费用)接单。第四,本地小型木作加工厂,武汉郊区有很多这类工厂。


        全屋定制加工其实并不高大上,小作坊也能做出精细活,不用太迷信大厂。


4)安装

        安装无他,在设计下单没有出错的情况下,完全取决于给你安装的师傅手艺和细致程度;如果设计上有小错,怎么补救就更考安装师傅的手艺。如果能从其他工地的参观中指定你满意的师傅,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不能,建议安装的时候要亲自盯,做好师傅的后勤保障工作,才能完美收官。


        后面如果有闲工夫,会仔细讲一下材料和设计这两大块,太多内容,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让我构思构思~~~



本帖最后由okele编辑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鲸装小匠装饰客服发表于 2021-08-09 15:50 回复 okele 的帖子可以写厚厚的一本装修故事了

哈哈,现在真有这打算。本来很懒,从没想过开帖写装修日记,完全是被郁闷激发出来的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决定穿插着写其余的主材部分了,每天写全屋定制太枯燥,需要调剂


        今天谈下主材商之暖通四样,开篇


        楼主是品牌控和服务控,不会挑杂牌,特别是对于中央空调和地暖这类隐蔽工程。我家暖通四样(中央空调、地暖、新风、净水)的正主DW是楼主自己通过查官网、查授权精心挑选出来的公司,选中他家的理由非常简单:


    1)中央空调打算用DJ(因为密友说中央空调只买DJ,楼主也是好友控);

    2)地暖打算用WN,因为前一套用的是FSM,想换一个对比下;

    3)DW是DJ中央空调和WN暖气的双一级经销商,也是武汉最早的经销商;

    4)LS是可以接受的新风品牌;

    5)净水是随便配的,选的LS,只有前置过滤和直饮水两块,没有选其余的。


        基于以上原因,去了DW店里大概不到一小时就下单了暖通四样,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单笔开销,后面估计也就全屋定制和全房家具有可能能超越他家的单值。


        地暖实铺图镇楼(楼主家地暖设计可以单独说一篇)


        目前楼主对他家的感觉是:推荐,希望上岸的时候(因为后续还有地暖、空调的调试和使用体验,目前尚未完成)可以变成强烈推荐。


        这个“推荐”,经历了红→黑→红的过程,第一个“红”是购买前期的调研查询、门店体验和销售服务;“黑”主要在于地暖的设计(相信经历了我家后,他家会从专业变成更加专业,不用感谢我,哈哈),而第二个“红”在于他们施工的精度、面对投诉的态度以及后续细致的服务。


        下一篇:我想先说说这个“黑”,希望李总和王店不要介意哈~~(如果能看到的话),因为我真的觉得地暖的设计对于日后的使用而言非常重要,而这部分又是小伙伴们最不容易去注意到的一块。后面开专场讲讲你们“红”的那几部分哈~~~

         下篇的题目是:三次进场才完成的地暖,规范设计超重要!

本帖最后由okele编辑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地暖管道设计:跨越十五年的地暖对话

        讲地暖设计图前,先看两张老古董:


        哈,没想到吧,这是我家第一套房子的地暖实铺图和设计图,距今已经整整15年了。别现在看着简陋,当时也算是新鲜事物了。我这套地暖是DF暖通做的,这个公司至今还活跃在暖通市场上,他们的老板曹总每年都会给我发短信,还时不时有客服打电话回访,询问地暖使用情况并提醒定期保养,真的很贴心。只是楼主惦记着DJ和WN,而DF暖通那边木有,所以这次遗憾错过。不过,真的觉得这样一个十几年如一日服务客户的公司,很值得推广和支持。


        第一套房子的地暖,解决的是“有”还是“无”的问题,所以楼主压根就没关注设计是否合理,管道和分水器是什么材料,以及是不是完全按图施工......看图,交钱,施工,就这么简单......不过以我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个设计图设计得很合理,大家可以看完我对地暖设计的要点分析再来回看。


        这一套房子的地暖,解决的是“好”还是“更好”的问题,所以楼主在地暖施工之前,脑子里面有一堆跟地暖设计相关的问题(先不谈炉子、分集水器、混水中心那些硬件哈,先只谈地暖管道设计):

        1)地暖管多少回路合适?

        2)管道间距多少合适?是越密越好吗?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做变化吗?

        3)管道长度有什么要求吗?

        4)铺管方式有哪几类?

        5)管道弯曲处的弯曲半径有要求吗?

        6)管道距离墙面多少安装?

        7)卫生间可以铺地暖管吗?还是采用背篓方式?

        8)要求伸缩缝吗?有什么要求?

        9)用什么方式进行找平?混凝土找平、瓜米石找平还是豆石找平?(这个是地暖施工哈,但是列在了这里)


        一堆问题,有些是度娘解决不了的,最后,只有看规范了,哈哈,真的恶补了下规范,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找下《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查不到这个的也可以看它的04版,名字是《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名字稍有变化,体现了规范的进步,但在地暖设计这块基本没差别。

        又或者......等我的答案


        十五年后的地暖铺设对比,哈,看起来要精细化多了~~


本帖最后由okele编辑
六西格玛小玛 家居认证商家

学习了~

品易高全屋定制 家居认证商家

楼主对全屋定制的了解分析,佩服了。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六西格玛小玛发表于 2021-08-11 10:53 学习了~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地暖管道设计之 看懂地暖设计图


        我家前后出了四版地暖设计图,其中第二、三版改动很小,所以我这里只放三个版本。地暖设计图很简单,本文只是个扫盲版哈。

       (在此特别感谢DW的王店,提供了四版设计图给我。哪怕在知道我打算吐槽他们设计的情况下,还是说:“不要紧,你不满的尽可以说,我们一步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才能提高。”大大地赞!真大气,这才是我选的公司~~楼主一直觉得,出问题不怕,怕的是不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经历了我家,DW应该会更加专业才对!)


        第一个版本:刚刚开工时根据初步平面方案做的地暖设计,用于报价和下单。


        别看线路看起来复杂,实际上你需要了解的只有两个地方:

        1.温控器的设置:这里你可以看出来你全房有几个回路,有几个温控面板。最合理的情况下,应该是每个空间都有单独的温控面板,独立控制,比如每个卧室必须有独立的温控。有些空间比较大,有两个回路组成,就会这两个回路公用一个温控面板,比如下图中HL2~3,从图里面可以看出,回路2和回路3都是客厅区域,共用面板没问题。


        2.管道设置参数:这里面有4个数据,如下图,HL-7代表第7个回路;De16代表管径16的地暖管;P-200代表管道间距是200mm,70m代表这个回路的地暖管总长度是70m。

        现在,应该看得很明白了吧~~~


        局部放大图来啦~~~~


               

             



         第二个版本:地暖施工前,暖通公司的监理要去现场定分集水器的位置和壁挂炉的位置,根据现场情况,我家厨房放不下带混水中心的集分水器,貌似是宽度不够,所以挪到了客厅,因此地暖设计图重新出了一遍。地暖师傅进场的时候,带的是这版图。


        就是这个设计图,让我跟DW大吵了一架,我完全不能接受,我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专业暖通公司、这个双一级经销商,会出现这些不专业的设计问题:

        1)分水器标示位置与现场定位位置不同;现场定位在图中(1)的位置,而图上标注的(2)的位置。

        2)地暖最长回路HL-1长度99m,而最短回路HL-6长度只有51m,落差达到了48m;管道长度落差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一个房间无论如何都热不起来的情况,这个留到下篇再谈。

        3)按图示,地暖管间距全是20cm,而此前我明确说明了卫生间采用间距15cm,问了地暖师傅,他并不知道15cm这个事情;

        4)户型图还是开工初期的户型图,到铺设地暖的时候,柜子位置已经变化了,地暖可铺设区域会发生变化,而图上没有体现(当然,这一点不能怪DW,应该是我家没跟DW对接清楚)

        即使是DW解释说,设计图只是个参考,一切以现场情况为准(事实上最终实铺图确实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一些铺管方案,与第三版终稿设计图还是有很多不同)。但当时的我无法接受这个说法,我的印象里,他们就该很专业,就不该出现这些问题。现在想来,应该是爱之深责之切吧,哈哈,而且,跟我家后来发生的各种家装设计错误比起来,这算个啥?也就是最早进场撞我枪口上了


          第三个版本: 最终确定的地暖设计图。


          经历了争吵风波后,我们改成了下面这个版本。

         1)分水器位置改对了,回路变成了8个回路;

         2)各管道长度最大落差26m,其实这个还是有点超标,但是考虑到我家确实是不好布置得那么均匀,而且DW有调控阀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这点楼主默认了;

         3)卫生间管道间距15cm,其余区域全部20cm;


        其实这个版本还是点小错的,不过一看就是不小心出错,HL-3和HL-4共用了一个温控面板,而HL-3是客厅,HL-4是卧室,不可能共用的,哈哈!



        至于第二版设计中的不合理是怎么判断的?大致的准则是什么?下一篇来说一下。

本帖最后由okele编辑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品易高全屋定制发表于 2021-08-11 14:54 楼主对全屋定制的了解分析,佩服了。

你们才是专业的,我只能说我了解到的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2021年8月13日(周五)工地进展:工地管控不能施工,但设计不能停。今日全屋定制到店对设计图以及选板,历时近8小时,敲定了12种色板。超大工作量,也是很服设计师C的敬业精神。关键是,楼主兴冲冲挑的几乎全被设计师C否了,而且是看一眼就否掉的那种毅然决然,只留了书桌一根独苗同意我的选择。哈哈,期待落地,看是不是“大型翻车现场”?


本帖最后由okele编辑
六西格玛小玛 家居认证商家

看看~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看着规范识地暖设计(1) 

        

      这一篇开始,分次回答一下前面那篇“跨越十五年的地暖对话”中留下的问题,主要参考的是我国供暖方面的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有原文的我都贴原文,当然也有些是技术规程没有直接给出的,就结合了一些从度娘或者其它暖通工程专业人士获取的信息。


1) 地暖管多少回路数合适?管道间距多少合适?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做变化吗?

      技术规程相关规定:

        地暖管的间距和回路数都跟供暖的热负荷计算有关,地暖间距还跟采用的地暖管径也有关系,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推荐值,规程中只明确规定了分集水器的回路数不宜多于8路。

        楼主不是暖通工程专业的,显然是不会算热负荷,所以请教了下专业人士,答复是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暖回路的控制面积要在18平以内,可参考区间是15-18平;管间距15mm、20mm都可以,可以分区域设置,只要计算没问题都行。

        就我家情况而言,总采暖面积是121平,按这个常规建议,我家7个回路或者8个回路都是可以的,我家采用的是8个回路。管道间距DW基本是按20cm在施工,我家最后采用的方案是卫生间区域按15cm间距施工、其余区域20cm间距施工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看着规范识地暖设计(2) 
     

     2)地暖管道回路长度有什么要求吗?

      技术规程相关规定:

划重点:


    1)单回路管长不超过120m;(DW公司是限制在100m内,这点很好);


    2)各环路长度宜接近;(我家第二版图纸中,最大管长落差达到了48m,就是依据这条规范,我跟DW吵了一架,楼主可不是无理取闹哦~~)


        规范没有说多接近,楼主查询的资料显示,一般经验是管道长度落差在15%以内。为什么呢?就是出于水力平衡的考虑。打个比方,在一个循环内,一条管路的长度50m,而另一条管路的长度是100m,显然100m那条比50m那条阻力大,更难走一些,水当然会先走50m那路。因此,如果两个回路长度相差太大,很可能出现一个房间始终不热的情况


        我咨询过DW的监理,他家现在是有规范中提及的平衡装置来调整的,也就是哪条管道太长了就会通过调节阀给它一定的推动,可以通过调试达到每个房间制热时间一致。但是他也说了,阀门调节是有量程的,差距太大就没法处理了。他遇到过两个管道回路长度相差70m的情况,把平衡调节到最大,长的那个回路还是始终不热的。所以,还是按规范,尽量各管路长度能相近


      回过头来看下我家十五年前的地暖设计图,管长基本一致,最大落差7m;采暖面积90平,采用了6个回路;这也是我前面说设计得比较合理的理由。

   


       通过调整管道设计,我家最终8个回路的最大管长落差大概在26m左右,虽然超过了15%的经验值,但应该在DW可以通过调节平衡阀搞定的范围内,所以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看着规范识地暖设计(3)

         3) 地暖管的盘管方式有哪几类呢?

         技术规程规定:布管方式如下三图所示

    

        回字型盘管方式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


WILL398 高中三年级

好详细

WILL398 高中三年级

祝早日上岸

全星木门 超级意粉

Nirvana_mm 硕士一年级
armedx发表于 2021-08-14 23:52 祝早日上岸

哈哈,感谢感谢,这是现阶段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


不过......按你家的推进速度,我很怀疑你上岸了我还没上岸

WILL398 高中三年级
okele发表于 2021-08-15 12:04 哈哈,感谢感谢,这是现阶段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不过......按你家的推进速度,我很怀疑你上岸了我还没上岸

我们小区还在停工中,物业一刀切

heather77 小学一年级

麻烦说下哪家全屋定制的啊?我也想用可莉芙的,商场里面的都太贵了

上一页
9/74
下一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