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再谈分配生政策对各校影响

91回复 阅读 3142

这两天,拜读了一篇江岸高中分配生的文章,其论证观点实在不能苟同。无它,孩子今年高一,去年也拿到了分配生资格,本人可以用实际例子来说明一下我个人对分配生政策的一些浅见。

1、分配生政策其实真的意义不大,就是个兜底进校的保证。在江岸区的几个头部高中,如2高,也有学校签约,各种约,不展开谈,其意义基本相当于分配生。

2、华源头部孩子,去华一很多,不会去拿分配生指标。分配生属于中考定向录取了,保证生源留在江岸

3、从孩子进二高以后的情况来看,分配生完全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反而是二高的约和中考的分数,因为二高是根据签约和中考分数分班,其班型差别太大;竞赛及拔尖班基本是全员985,冲上985的水平,要求年级前100名;A+班,基本是大部分211,头部冲985的水平,大致对应校350名之前;普通班,头部冲211,少数能冲985。是不是分配生,和分到哪个班完全没有一点关联,靠自己硬实力的。

4、之所以给比较多的分配生资格给铁中,可能还是出于善意,不漏过一个好苗子吧。但是,实际情况还是2、6、7系在二高主打,铁中、解放偶尔出个把好苗子

5、所以,不要看政策怎么写,要看政策执行起来以后是什么样。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2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cj上线 初中三年级

分班又不是固定的,分配生作用是能进去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进去了凭实力选班。高中要的是高考成绩,你的中考成绩也只能管刚开学那几个月,进去了高中成绩好学校自然会给你调整,成绩不好学校也不会坐以待毙。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一群人,不管政策怎么样反正我的学区房总是有用的。他们享受分配生的时候分配生就是好的,轮到别人享受了,那就是没用的。对于这种人,我只能说,啊对对对

luosure666 小学三年级

影响很大,格局将被改变,说没影响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菜初多十几个名额,什么概念?****有句老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名初资源再好,架不住菜初给的多啊。

EOS♂ 硕士一年级

如果不是那块料,进九大名高那只会害了他。

dreamcloud 初中二年级

关注!

风轻云淡zzz 初中一年级

你完全不懂这么做的意义

cheven 大学四年级

大人,时代变了。

“分配生没有意义”对学生没有意义,是去年的事儿。不是今年。

去年的分配生,是先进行元调考试,然后根据各个学校元调成绩,给相应的分配生名额。成绩越好,名额越多。然后四月左右再进行一次分配生考试,初中按照自己学校获得的名额,组织两倍的学生去参加考试。

锁定分配生名额的自动锁定第一批省示范高中志愿,不能填报其他学校。

决定分配生的一共三次考试:

第一次:元调。学校成绩决定本校分配生数量。

第二次:分配生考试。校内竞争,前百分之五十获得分配生。

第三次:中考。获得分配生资格的,可以降低30分录取。

这种情况下的分配生,事实上名高永30分的诱惑保住本区优质生源的工具。

比如,华源成绩好,拿下二高100名分配生,但他必须拿出200名学生去考分配生。二高是不会允许华源把200到300名的学生拿去参加分配生考试的。而是要拿老师再怎么做工作也决心裸考华师一以外的*好的两百名去参加分配生考试,让他们“锁定第一批志愿为二高”。

整个江岸区,每年去华师一的二十人左右,华源最多七八个人了不起。

那就意味着,拿到二高分配生的起码是10名到210名。前110名才能拿到分配生。

而华源上二高裸考线的人数约300人。

所以分配生基本没有用。因为能拿到分配生的是前110名,中考裸考上线基本不会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楼主小孩分配生30分用不上。

但是今年不同了。

今年把分配生更改为提前批志愿,不影响第一批志愿。

取得资格由中考成绩排名决定。

以华源的学生为例,今年获得50个分配生名额,除开决心裸考华师一的十人。

那么10名到60名的,就一定会选择提前批报二高,第一批志愿填六高。

那就等于,华源的学生,不可能通过“超过普高线录取”。分配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中考前六十名,百分百能裸考上二高。

对于菜初就不一样了。分配生作用暴涨。

在去年,菜初因为“元调成绩差”,二高不给菜初分配生名额或者给的非常少。

现在按照学校人数给。比如两岸一所菜初500人,去年按照元调成绩给5名二高5名六高分配生。由于元调成绩已经锁定了“成绩多好给多少名额”,这些分配生用到30分的可能性很低。除开这10人,裸考是竞争不过名初的,他们只能选择育才和汉铁。

但今年按照人数给了25人的二高名额,25人的六高名额。

那么意味着,学校平时成绩前25名的提前批报二高,第一批填六高。平时成绩前50名的,提前批报六高,第一批填育才汉铁。

中考成绩下来,基本前50名就能读二高六高。因为他们肯定超过普高线。

但在去年,只有10人能读二高六高。

增加的40人,实际就是挤占了华源等名初裸考的名额。等于名初裸考上二高六高被这所学校用分配生政策抢走了40人。

cheven 大学四年级

楼主用去年的分配生政策分析今年的情况,可谓南辕北辙,又称刻舟求剑。

像楼主小孩这样优秀的,能在华源拿到二高分配生,按照去年华源100名二高分配生的数量,在华源可以说平时成绩就会在100名以内。

这样的学生,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好学校”的橄榄枝。

对于华源受冲击的学生,不是前一百名能拿到二高分配生的。

而是200到300,本来靠裸考可以上二高的。

现在因为二高的名额,被菜初靠拿走了一大批,他们上不了二高了。

二高好班主打是267一点都不稀奇。因为267本来就有民办,可以择优,生源本来就来自五湖四海,数据没有分析的价值。

另外,楼主说的“重要的是什么约”“什么班和分配生没关系”。

表面看没关系,实则大有关系。

因为,能在华源拿到100名分配生的,绝大部分平时成绩就是华源的前100名。

这些人毫无疑问,都可以拿到“好高中的好约”。

好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成绩决定的。

去年的分配生也不是福利,也是成绩决定的。

二者是高度重合的。

这就是为什么楼主小孩既拿到了分配生,又拿到了好约。拿到分配生的,能拿到好约没有悬念。

还有很多拿不到分配生的,也可以拿到好约。

至于说高一分班,好不好其实没那么重要。分班不是一成不变的。分文理的时候,百分百再分班。那时候,初中签的约,一点用都没有了。

cheven 大学四年级
EOS♂发表于 2024-05-10 12:22 如果不是那块料,进九大名高那只会害了他。

好家伙,不是那块料,进名初就是好事。进名高就害了他是吧…………

xieyudong 初中二年级

这跟善意有个毛的关系,汉铁一个年级900人,按比例就得这么多分配生

hydrinsk 博士二年级

菜初尖子生上名高的几率确实增加了。。

也就是本来就能考上普高的那一拨。。但是菜初的大多数,是普高都考不上的

强调分配生的影响时候,不能忽视这一点。。。

你能保证你的娃在菜初依然优秀。分配生这个利好才吃得到。。。

cheven 大学四年级
hydrinsk发表于 2024-05-10 17:02 菜初尖子生上名高的几率确实增加了。。也就是本来就能考上普高的那一拨。。但是菜初的大多数,是普高都考不上的强调分配生的影响时候,不能忽视这一点。。。

你始终搞不明白的是,在名初死擂擦进普高线的那些人,在高考中就是炮灰。

湖北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只有18万人,而高考报名人数是50万人。其中读普高参加高考的起码30万人。

死擂才能擦进普高线的人,有最差的天赋,读最差的高中,混个专科已经是谢天谢地。

不要以为不读普高就参加不了高考。

2020年武汉中考报名人数是7.2万人,三年后高考报名人数是7.6万人,还多出来4千人。

HEYI 小学六年级

今年政策我的确不了解,但是说华源去年只有20个左右去了华一,我是不认可的。去年孩子班上就去了2个,我们还是普通班。火班只会去的更多,我听说去年仅仅刘艳俊老师的火班就去了快十个。虽然二高也很好,但实事求是的说,和华一有差距,差距还相当大。华一,每年清北线都是70+,省内还是独一份。

HEYI 小学六年级

多说一句,二高进校是按成绩分班,师资配置不一样。怎么说呢?普通班赶上来的概率有,不是太大。分班以后只有被淘汰的,靠实力能考进优质班的不多。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听说过。

cheven 大学四年级

华师一本来就500来人的招生计划,去掉一半分配生,就只有250人的名额给全市裸考的。华源20多个你还觉得少?

你孩子才高一,正常还没文理分科。

一般高一结束进入高二就会分科,重新编班。这时候初中签的约,不会再有用了。

这里面,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比如500人的学校,10个班,高一编一个火,两到三个次火。

到高二一定会重新洗牌,次火的大量上到火,火的大量降到次火。三个次火每个班上来5个人,火班就有三分之一被挤出,分散到次火和普通班去。同样,次火也有大量要被挤出,分散到普通班。6个普通班有大量的就会挤进次火。但是普通班要挤到火班就很难,一个普班平均大概一个人会挤到火班。

越靠前的越难被挤下来,因为人家也是天赋异禀,从小还接受优质的教育,火班前二十名保住火班位置的比例会非常高。越往后,被淘汰的比例越高。

cheven 大学四年级

给你们说点例子。

2020年中考,湖大附中最高分477分,450分以上的也只有7人。

当年省实验录取线是472分,可以说湖大附中没有分配生,根本不可能敢报省实验。这一年湖大附中,仅有华师一一个分配生,省实验两个分配生。这一年进入省实验的,也确实是2人。除去一个华师一的分配生,这两人极有可能连472分都达不到。哪怕达到472,中考成绩在省实验也一定是倒数。

那么,南湖中学,566实验数据是什么?

566实验大于472分是328人,进入省实验是177人。这里面分数靠后的是拿不到分配生的。成绩不够好,根本不敢报省实验。

南湖中学,几乎没有华一的分配生,他的生源基本全部流向省实验。南湖中学达到472的是103人。实际进入省实验的是85人。

那么湖大附中中考分数倒数进去的,出口成绩是什么?1个211+1个一本。

566实验出口成绩:37个一本,10个二本,其他为985211。985211比例为73%。

南湖出口成绩为:21个一本和3个二本,其他为985211。985211比例为73%。

也就是湖大附中两个倒数进去的,一个211,至少超过了南湖566合计60人一本。湖大附中生源一个一本,至少超了南湖566合计13人。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湖大附中因为生源来源比较特殊,好生源会走的。留下的本来就是不好的生源。

我们看陆家街中学,出了名的武昌最差的学校。2020年只有三个学生进入省实验,可以说没有分配生,基本也不会报省实验。当年陆家街还有4个省实验分配生,只录取3个说明有一个30分都不够掉档了。那么陆家街生源出口是什么呢?

1个985+2个211。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观察省实验出产的二本都来自什么学校?全部来自好学校!

分别是:

566实验:10人。

南湖:3人。

华一寄宿:1人。

光谷实验:2人。

华一初:1人。

武大外校:1人。

卓刀泉中学:1人。

566本校:2人。

杨春湖实验:1人。

二中广雅:1人。

不仅如此,那些没有分配生不敢报省实验的菜初生源,,连一本都很少出产。

四美塘中学:1人,211

首义中学:1人,211

杨园学校:1人,985

25中:4人,2个985+1个211+1个一本

文华中学:1人,985

湖大附中:2人,1个211+1个一本。

陆家街中学:3人,1个985+2个211

45中:3人,均是985

9中:3个985+2个211

靠分配生进菜初的985211产出率是90%。

Lionel99 初中二年级

搞这么复杂,累不累哦!越学越傻了吧!

renbu 初中二年级

太可笑了。

别人菜初多的分配生没有意义。

我好初中其实要不要分配生都没有意义。凭实力都不用分配生。

真是贻笑大方。

对,怎么自圆其说都行。

比如有些人觉得我家庭好,学校好,就是比你强。这的确是概率问题。

但是概率不能覆盖所有问题。

下面县城就考不了北大清华了。

其实回到20到30年前,有哪几个县城没出过清华北大?

现在菜中分配生多了,执行到位,你就会发现,菜中也有好苗子,只是相对少一点。

而不是某些人自圆其说的,菜中不会出好苗子,进了名高肯定拉胯。

这和20-30年前,有人拍胸脯说,县城的教育就是不如地级市,武汉市。一旦一起高考肯定考不赢一样。可笑不。

把一个几率问题,当成必然。

而实际上,以我的经历,20-30年前,武汉的一般中学,中等中学,还真比县城中学考好大学的人数高不了多少。

renbu 初中二年级
EOS♂



那怎么证明不是那块料呢?

在菜中当了全校前几名,因为在菜中读书所以不是那块料?


这和说20-30年前一样,县城的前几名,肯定不是学习的料,因为在县城,一样可笑。

20-30年前很多县城的都出一些北大清华。也就是他们的出生,学习的地方不代表他们不是学习的这块料。


我认为分配生50%按学校名额到校,甚至逐步参考其他省市计划100%分配生到校,执行久一点,必然会出现更多的以前菜中的学生(以前的菜中会均衡没那么菜),进了名高,一样脱颖而出。


这也是这个政策的目标,教育逐步均衡。

当然有人会自圆其说,很多政策最后都达不到目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肯定没有什么影响。罔顾事实还未发生,不顾逻辑推理。靠情感和刻舟求剑去推理了。

静观其变,以观后效,不要不看数据,不看实际效果,先下结论。

凭空而论,真的容易打脸。


我的结论是,分配生逐步执行,对教育均衡是有积极作用,执行越久,打破现有局面的可能性越大。就目前来说,药已经加大剂量,还没看到效果。下结论,吃了跟没吃一样,我是不认可的。

再没效的药,吃多了,你起码要胀肚子。

当给某些抱着学区房,觉得政策就是没有办法时,给你灌药时,你还觉得没影响,那您自己继续蒙眼捂耳吧。



本帖最后由renbu编辑
hydrinsk 博士二年级
cheven发表于 2024-05-10 17:51 你始终搞不明白的是,在名初死擂擦进普高线的那些人,在高考中就是炮灰。湖北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只有18万人,而高考报名人数是50万人。其中读普高参加高考的起码30万人。死擂才能擦进普高线的人 ...

你始终不明白的是,上得了高中才有资格谈以后。。菜初就是那么个普高率。。菜初就是那么个氛围。。就算孩子够聪明,那还得高度自律加上家里高度重视才行。。跟读名校不是一个难度级别。。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不能忽视了环境的影响。。

考上高中但是高考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不见得都是你所说的死擂没天赋造成的。。你只相信你臆想出来的理由是不可靠的。。

高中之外参加高考的都是职校那种的。。就不用提了。。职校什么教学水平大家都知道。。

高中一样是死擂。。你要是真觉得学习高中知识需要拼天赋。。那我想说,教高中的老师岂不都是科学家?考上985211的岂不个个是院士了?

实际上,并不是。。。何况真正有天赋的根本不需要读高中。。。

天赋论可以休矣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